市场监管总局公布8起典型化肥质量违法案例,零容忍打假行动全力推进

游戏 (3) 2025-05-08 12:12:41

【市场监管总局公布8起典型化肥质量违法案例,零容忍打假行动全力推进】今年以来,化肥市场的监管工作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市场监管总局在坚持执行、国务院决策部署的基础上,全面推进化肥质量的执法打假行动。根据最新数据,自2024年开始,全国市场监管部门共查处化肥质量违法案件3260件,并依法向公安机关移送12件,显示出对化肥质量违法行为的“零容忍”态度。近日,市场监管总局正式公布了2024年度的8起典型化肥质量违法案例,以进一步加强警示与教育,维护农民的切身利益及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市场监管总局公布8起典型化肥质量违法案例,零容忍打假行动全力推进 (http://www.eczero.cn/) 游戏 第1张

在这8起典型案例中,涉及多个省份的化肥销售和生产企业,其中大部分案件均触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引起了部门的高度重视以及严厉的法律制裁。以下是这些案件的详细情况:

案例一:宁明县亭亮星科农资店销售不合格化肥

2024年9月29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宁明县市场监管局对亭亮星科农资店的违法行为进行了查处,没收不合格化肥及违法所得9630元,并处以5.5万元的罚款。该店销售的四种化肥经检验均被判定为不合格,涉及总量6.8吨,执法人员迅速将其进行扣押,并联合公安机关打击相关生产窝点。

案例二:山东诺普沃进出口有限公司销售伪劣化肥

2024年12月30日,浙江宁波市人民对该公司及其法定代表人进行了刑事判决,随后的执法检查则揭露了该厂伪造原产地标签的违法行为。经过调查发现,该公司擅自将国产化肥包装成进口产品进行了高价销售,累计向全国各地销售假冒进口化肥12515吨,涉案金额达到6018万元。

案例三:贺某某等人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化肥案

2024年6月10日,河南省新乡市市场监管局对贺某某等人非法生产和销售假冒化肥的情况进行了查处,涉及多个省份。这一犯罪团伙通过伪装真实品牌,销售不合格化肥,查获假冒品牌高达55个,涉案总额达1850万元。

案例四:安徽隆腾农资公司销售伪劣化肥案

安徽省淮南市市场监管局查处了40家化肥经营户,涉及化肥总量达400余吨,涉案金额高达1100万元。该公司生产的伪劣化肥因质量不达标,经检验后被依法没收并处罚。

案例五:惠丰肥业有限公司生产销售伪劣化肥案

在2024年4月的排查中,安徽省淮南市发现了惠丰肥业公司涉嫌厚颜无耻地将掺混肥料伪装成其他产品。经过联合整治,确认其销售的掺混肥料抽样检验全部不合格,涉及货款共计48.4万元。

案例六:广西南宁辉煌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伪劣化肥案

2024年3月,宾阳县市场监管局对辉煌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进行的突击检查,发现大量伪劣化肥产品,此次行动中查扣化肥超过1000吨,涉案金额224.21万元,案件被移送至公安机关。

案例七:金福嘉吉农资有限公司侵犯商标专用权的案件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查处了一起冒用他人商标进行销售的案件,调查后查清公司销售假冒商品的金额为37.88万元,该案件同样被依法移送。

案例八:泽普县大海农资经销部销售不合格化肥案

在2024年1月至4月期间,该经销部销售了标称为合格的肥料,而实际却严重不合格,涉案金额为30.19万元,案件也被移送至公安机关处理。

通过这些典型案例的揭露,市场监管总局希望能够增强社会对化肥质量问题的关注,同时,推动各级执法部门深耕市场监管,形成打击化肥质量违法行为的高压态势。未来,市场监管部门将继续强化执法力度,严打违法行为,维护良好的农资市场环境。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