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国产动画电影频频创造票房佳绩,引发了全国观众的热烈反响,特别是近期上映的《哪吒2之魔童闹海》更是一个典范,领跑票房纪录。随着国漫的蓬勃发展,行业面临的最大挑战——人才短缺,逐渐浮出水面。在这样的背景下,牡丹江大学积极发挥自身优势,通过全方位的人才培养计划,扶持动漫产业的持续发展,为国漫的崛起保驾护航。
走进牡丹江大学的动画学院,充满动漫元素的环境无不展示出青春活力与创意的碰撞。这所大学致力于动漫人才的培养已有18年,在校学生已达1058人,其中350余人来自电视台动漫产业学院,2024届毕业生就业率预计将达到90%。张燕,动画学院的支部书记,对这一数字充满信心,她强调:“动漫行业对于人才的需求量巨大,培养高素质的动漫人才正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为了更好地应对行业挑战,牡丹江大学注重融合传统与现代,紧密结合龙江“4567”现代化产业体系,特别是数字经济和创意设计的推动。在过去几年中,学校建立了省级数字创意设计与制作专业群,把动漫制作技术、影视动画、游戏艺术设计、虚拟现实技术应用等多个相关专业进行了整合,进一步优化了人才培养方案,增强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就业能力。
在动画学院的课堂上,产业导师万振锋深入浅出地讲解动画制作的细节,他通过生动的肢体表演,帮助学生直观理解复杂的专业知识。学生贾艳霞在她的作品中运用AX软件灵活制作出可爱的“大头儿子”模型,正是在这种充满实践性和探索性的教学模式下,学生们能够迅速掌握技能与知识。
此外,牡丹江大学联合央视动漫集团,共同成立了全国首家央视动漫现代产业学院。在这里,团队与学生们共同探讨项目,进行实战演练。刘峰宇,央视动漫集团创作二部主任,表示:“作为队,我们一直坚持高标准和高质量的创作,这与牡丹江大学培养新鲜血液、输送动漫人才的战略高度契合。”他们不仅将实践经验传授给学生,还根据行业发展需求,帮助学生提升实践能力与综合素质。
随着越来越多的国产动漫作品走向市场,牡丹江大学深知自身责任重大。张燕提到,随着“治愈风”动漫的盛行,越来越多的学生对这一领域充满信心,立志在动漫电影后期制作和特效等方向大展拳脚。
而在展示优秀校友的“校友之窗”里,多位毕业生活跃于动漫行业的各个角落,或在深圳动漫企业担任设计主管,或在哈尔滨开设自己的动漫公司,无不展现了牡丹江大学在筑梦路上的丰硕成果。
牡丹江大学已经成为黑龙江省内规模最大、质量最高的动漫人才培养基地,持续为地方经济发展贡献积极力量。他们不仅完成了多个社会服务项目,还因高质量的团队合作,参与制作的《云朵妈妈和棉花糖宝贝芯计划》在中国国际动漫节获奖,赢得了业内广泛关注。
张燕展望未来,强调:“传统文化与现代动漫的结合,将是推动国漫发展的重要支点。我们将进一步挖掘牡丹江冰雪文化、民俗文化等地方特色资源,积极打造原创的地方IP,提升动漫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随着国漫产业的持续发展,牡丹江大学的努力将为动漫行业的未来注入强大的动力。通过不断创新和探索,这所大学必将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动漫人才,为国漫的崛起添砖加瓦。